Humanity Protocol (H)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身份网络,利用掌纹生物识别技术和零知识证明(zkProofs)来验证Web3中的真实用户身份,同时保护用户隐私。
自主身份管理 – 用户无需依赖中心化机构,完全掌控自己的数字身份。
人类身份验证 – 通过掌纹扫描和零知识证明防止虚假身份攻击(Sybil攻击)。
模块化架构 – 基于zkEVM构建,支持跨链互操作和系统升级。
Humanity Protocol 旨在解决Web3中虚假身份(Sybil攻击)的问题,摒弃传统的中心化身份模型,采用自主身份管理(SSI)。用户将加密的生物识别数据保存在本地,仅共享加密证明以验证身份真实性(详情见Gitbook)。这样,应用程序可以确认用户是唯一的真实人类,而无需暴露个人隐私数据,填补了去中心化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空白。
该协议结合了掌静脉生物识别技术和零知识证明(ZKP),运行在zkEVM Layer 2 区块链上。主要特点包括:- 人类身份验证(Proof-of-Humanity, PoH):通过掌纹扫描生成独特的生物识别模板,模板存储在链下;零知识证明则在不泄露原始数据的情况下验证用户身份。- 去中心化存储:用户的私密数据通过加密节点由用户自己控制。- 跨链互操作性:支持基于DID(去中心化身份)和VC(可验证凭证)标准的跨链身份认证。
H代币主要有两个用途:- 网络访问:用于支付身份验证和凭证发行费用。- 治理权利:持币者可参与协议升级的投票。总发行量为100亿枚,截至2025年9月,流通量为21.2亿枚。虽然代币设计强调去中心化,但有批评指出早期投资者持有29%的代币份额(参考CoinMarketCap)。
Humanity Protocol 作为一个以隐私为核心的身份验证方案,定位于Worldcoin等项目的替代选择,强调用户对身份数据的完全掌控和最小化的数据暴露。其未来成败取决于生物识别技术的普及程度以及用户对去中心化系统的信任。H能否成为Web3的通用身份层,还是会因生物识别相关的监管限制而受限,仍有待观察。
6.28% (1天)